炒股杠杆配资平台 傻女人张幼仪:孕期被逼离婚,离婚后还照顾他父母、接济陆小曼_徐志摩_孩子_哥哥
文:崔馨雨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1913年,年仅13岁、在苏州女校读二年级的张幼仪,放假回到家。看到桌子上,放了一个银质的相片盒,里面是个男人的照片。
这个男人,是二哥张嘉森,为她精挑细选的夫婿。
这是张幼仪第一次见徐志摩:很斯文、头有些大、下巴有些尖、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、书生气十足。
张幼仪深深松了口气,心里暗自想:幸好不是一介莽夫、奸诈狡猾之人。
这时,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问:觉得怎么样?
张幼仪知道:自己的意见,没人会听,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。就说了句:我没意见。
从那一刻起,张幼仪,就和这个叫“徐志摩”的男人,牵牵扯扯,剪不断、理还乱。
展开剩余83%1915年,15岁的张幼仪,被迫中断学业,和徐志摩成了亲。
一拜天地、二拜高堂、夫妻对拜、送入洞房。
繁琐的礼节,把张幼仪折磨得精疲力尽,终于进入下一个环节:闹洞房。
张幼仪孤零零地坐在洞房中间,任由别人的戏弄:
有人,让她唱歌;
有人,让她跳舞;
有人,提起她的裙子,嘲笑她的大脚;
还有人,让她把内裤的颜色,给大家看看。
张幼仪告诫自己,不能哭、只能忍着。她多想她的新婚丈夫,给她解围、给她安慰。
可她的新婚丈夫徐志摩,不但没陪在新婚妻子身边,不停地进进出出,还和闹新房的朋友一起,插科打诨,完全不在意她的感受。
来参加妹妹婚礼的娘家哥哥,实在看不下去了,感受到了妹妹的委屈,主动出面制止了“闹洞房”这出闹剧。
张幼仪受委屈时,是哥哥替她解了围。
婚后不久,张幼仪生了一个儿子。
孩子的到来,没能缓和夫妻关系:徐志摩一如既往地对她冷漠。先去了北京,又去了更远的美国。
1920年,徐志摩给家里来了封信:说自己即将离开美国,前往欧洲。
这封信,让徐家父母心慌了:儿子越飘越远。徐家二老,终于下定决心,同意张幼仪出国照顾徐志摩的生活起居,目的是想让张幼仪沉稳的性格,把徐志摩也带得沉稳些。
张幼仪,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。等待她的不是温存:而是不理不睬和冷暴力。
张幼仪再次怀孕。
徐志摩只回了他5个字:把孩子打掉。
张幼仪知道徐志摩不喜欢自己,但他喜欢他们的儿子,她还天真地以为:徐志摩也会喜欢上这个未出生的小婴儿。
张幼仪据理力争:打胎会死人的!
没想到,徐志摩冷漠地说: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了,难道所有的人,都不坐火车了?
只是张幼仪不知道:徐志摩不是不喜欢孩子,是他想和张幼仪离婚了,现在要孩子,就是他的累赘。
随后,徐志摩连行李都没收拾,就消失在张幼仪的生活了。
国外高额的打胎费,张幼仪根本承担不起。肚子里的孩子,不知道他的命运,在妈妈肚子里肆意地生长。
张幼仪走投无路,想到了自己的二哥。
二哥给她回信了:让她千万不要打胎,速来巴黎,把孩子生下来,他养。
二哥的来信,给了张幼仪活下去的勇气。
可是,书呆子二哥,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学术领域,根本没有能力照顾怀孕的张幼仪,反而要张幼仪照顾他。
这个时候,远在德国的七弟,看巴黎看望姐姐。
七弟知道姐姐被徐志摩抛弃后,心疼地痛哭不已。
他把弟弟所有的柔情,都给了多灾多难的姐姐。
看着对自己温柔体贴的七弟,张幼仪冰冷的心,被温暖了:她要跟七弟去德国,她要把孩子生在安全性更高的德国。
这一次,是张幼仪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,主动做出的选择。
从那一刻起,张幼仪这个被压抑的凤凰,涅槃了。
1926年,张幼仪,
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。
在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,张幼仪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;
张幼仪和八弟张禹九,合开了一家云裳服装公司;
二哥张嘉森,又邀请她,管理社会党的财务工作。
1953年,人到中年的张幼仪,嫁给了医生苏纪之,两人一起生活在香港。
1972年,苏纪之病逝,她前往美国。
1988年,张幼仪病逝于纽约,享年88岁。
张幼仪的前半生,最大的苦痛,是徐志摩带给她的。在她最无助的时候,是哥哥给了她温暖;也因为有了哥哥的帮助,开启了她不平凡的一生。
你最爱的人,才会伤你最深;
能伤你最深的,才是你最爱的人。
你不爱的人,根本伤不到你;
伤不到你的人,走不进你的生命里。
原来,爱与伤害,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。
参考书籍:《不遗憾你离开:张幼仪传》
我是馨雨一个写情感文字的女子
谢谢你的关注、点赞、转发遇见都是缘分
点击“关注”我们就不会走散了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发布于:天津市